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说节气谚语:暑热正盛 小暑时节哪里热到无处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0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7月7日),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开启“蒸煮”或“烧烤”模式。小暑时节的谚语多与热有关,“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时节,哪些地方会热到无处躲?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唐代诗人元稹用“温风至”点破小暑时节最大的特点——热,此时的风已不再清凉,而是带着明显的热浪。进入小暑节气之后不久,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往往也会拉开大幕,全天候炎热将成为常态。民间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谚语,同样说明小暑之热。
数说节气谚语:暑热正盛 小暑时节哪里热到无处躲? - 万达广场社区 - 11.jpg
中国天气网盘点了1991年至2020年气象数据发现,从春到夏,各地气温一路上升,小暑时节我国平均气温达到22.2℃,接近全年的峰值。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高,尤其长江中下游会经历从出梅到入伏的过程,南北方一同进入高温高湿阶段。在常年小暑节气高温排行榜中,杭州首当其冲,高温日数高达8.1天,福州、重庆、长沙、南昌、武汉等地紧随其后,高温日数也在5天以上。

小暑时节,暑气蒸腾、湿热交织,往往容易酝酿出激烈的雷雨。统计数据显示,小暑不仅热得突出,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多和雷暴多发的时节。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我国降水的“主战场”逐渐向北转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结束,北方雨季陆续开启。民间不仅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农谚,也有“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等诗句流传下来。

此时,农事也进入关键阶段,谚语“小暑不栽薯,立冬没得煮”、“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也都印证了小暑正是甘薯扦插和黍类作物渐次成熟的时候。然而小暑时节气温高、蒸发快,田间容易出现干旱,一场及时雨往往能缓解田间的旱情,因此也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
数说节气谚语:暑热正盛 小暑时节哪里热到无处躲? - 万达广场社区 - 12.jpg
小暑时节,北方烈日灼人,热浪滚滚;南方闷湿难耐,雷雨频发。暑热虽盛,却也蕴藏着丰收的希望,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都有利于万物生长。民间素有“小暑食新”的习俗,用吃新米、尝新酒,以祭祖谢神,庆贺五谷丰登。

为消暑气,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南方人则讲究小暑“吃三宝”,即黄鳝、莲藕、绿豆芽,尤以蜜汁藕最得人心,宋人陶弼曾赞其“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此外,小暑还有“晒伏”之俗,人们将衣物、书画晒在骄阳下,驱潮防蛀,为盛夏添一份忙碌的烟火气。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小暑时节,滚烫而热烈,却又不乏惬意的消夏时光。在这个暑热正盛的时节,无论是吃藕食新,还是看流萤飞舞、闻风中荷香,愿大家都能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觅得一方清凉。(策划/张慧 设计/魏来 刘红欣 数据支持/董静舒 孙倩倩 审核/刘文静 余晓芬)

来源: 中国天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8 23:4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