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达快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业经营是场寂寞的长跑,当下遍地花开的灿烂并不代表永久的辉煌。或许有感于此,2012年2月15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为万达学院开学讲的第一堂课便是万达的企业文化,冀望文化成为助力万达新一轮航程的加油站。
此前,万达创造的“快买、快干、快竣工、多产品组合”高速扩张模式和“订单式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为大批中国地产企业所仿效,同时深受资本青睐,但也正是这种创新型商业模式,让万达和王健林遭遇来自各方的质疑与猜度。
毕竟,当市场环境和政策风向有所改变时,万达这艘靠快速扩张打造的“巨舰”不仅没有减速打算,仍准备“以快制快”。而王健林不断抛出新计划,是在“掩盖”旧时疏漏,还是有计划地边追求规模边独善其身?万达给我们提出的是一系列面向未来的问号。
一线调查
万达“不能慢下来”
2012年3月,王健林仍然面带标志性微笑游走在各种争议中。
争议的焦点之一来自于万达航母面对专业化和多元化时的方向选择。与哈佛游学归国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强调专业化的坚持不同,王健林认为,万达应走相关多元化之路。所谓相关多元化,即发展以商业地产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包括商业地产、五星级酒店、连锁百货、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五大产业。
“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半世纪的产业,当房地产市场饱和后,想继续繁荣发展会有很大制约。中国房地产已经发展了20年,20年后想让它如现在这般繁荣是不可能的,万达要追求长期稳定发展,只能坚定走相关多元化道路。”看起来,王健林并未因为万达的“大”就忽略思考万达基业长青的方向。
而争议焦点之二,则是在国务院严抓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一则被万达视为“谣言”的传闻称:万达集团因销售放缓导致资金紧张,一些项目后续拿地、开发费已无法支付,公司已暂停获取新商业综合体项目,并拟进行一些短平快住宅项目开发以弥补资金缺口。同时,万达将裁员35%、降薪20%以应对危机。
仅凭两则争议,当然无法透视清楚千亿万达的真实现状,但争议间接透露出的疑问却也表明万达快速扩张发展中遭遇“强气流”冲击的严重性。作为非上市公司,王健林会带领万达走向何方?
速度暗影
“千年古城墙都没能阻止万达速度,抢工期是否会为万达广场带来质量隐忧?”
2012年2月底的长沙寒气逼人,橘子洲头、湘江一畔的长沙开福万达广场依然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繁忙的施工现场和售楼员信心十足的开业宣言,让前来咨询的购房者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曾遭遇停工近4个月的气息。
2011年11月,长沙开福万达广场工地发现有千年历史的南宋古城墙遗迹,王健林当即宣称要将古城墙保护放在首位,指示项目立即停工,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开展考古工作。期间,湖南文物部门先后五次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最终确定了古城墙保护方案:原址保留20米城墙遗迹,其余异地迁移保护。
在此过程中,长沙开福万达广场工地停工近4个月,作为一个总投资上百亿元的项目,每天的停工损失都在50万元以上,近4个月总损失约5000万元。万达集团还为此调整了原建设方案——将古城墙进行部分原址保护,由此造成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但停工4个月看起来并未影响万达速度。
“这期间耽误的时间,我们要用更快的施工速度追赶回来。”长沙开福万达广场一位销售负责人表示,万达广场将如期开业:按原定计划,长沙开福万达广场2010年8月18日开工,先进行旧城改造拆迁,再进行勘测挖地基,2012年11月开业。
据了解,作为长沙当地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长沙开福万达广场写字楼、商铺及附近万达公馆的销售均已近尾声,售价高达1.5万元/平方米的万达公馆被平均房价仅约7000元/平方米的长沙人视为江景豪宅。
“千年古城墙都没能阻止万达速度,抢工期是否会为万达广场带来质量隐忧?”长沙地产界人士葛玉成对此有所疑虑。
速度光环的背后,类似的暗影万达并非没有先例。早在2010年沈阳万达大火致死12人事故之后,就有人对万达的激进扩张提出质疑,更有人指出,“万达过于激进的扩张模式制约了工程的质量保障”。
2010年8月28日,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一楼沙盘模型电器线路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由于售楼处大厅内放置大量宣传用展板和条幅等易燃物品,致使火灾迅速蔓延,短时间将建筑两侧敞开式楼梯间封死,火势沿建筑幕墙与楼板之间的缝隙涌入二层南侧室内,二楼人员无法下到一楼逃生,最终造成12人遇难、23人受伤。
2011年12月11日,人民网沈阳电称,沈阳铁西区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该售楼处是由七家独立门市打通改建的,在改建过程中,万达设计部负责人王某及工程部负责人夏某为赶工期,授意设计单位对已经形成的设计蓝图进行变更,取消了喷淋和烟感设计,并在未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的情况下,即将设计图纸交付施工单位作为施工的依据。售楼处的改建工程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降低了工程质量标准,存在严重隐患。
被告人王某、夏某因此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实际上,自2007年底万达启动扩张计划以来,类似的事故多有发生。2011年4月上海宝山万达广场遭遇塌陷事故,之前的2011年3月27日,郑州中原万达广场2号裙楼亦发生坍塌。
在全国地产一片降价声中,2011年,万达在全国新增18个万达广场,如此速度,地产界无出其右——几乎与万达同规模的华润万象城,8年不过才建成13座。万达内部人士称,万达过去曾存在边设计、 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政策”,以提高建设速度,满足扩张需要,这也导致万达2011年多个项目出现硬伤。
但万达集团的回应称,2011年出现的工程问题与万达的高速扩张没有必然联系,目前“三边政策”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万达每年做300万~400万平方米的物业,项目遍布全国70余个城市,通讯指挥系统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一位接近万达的人士表示。
事实上,万达也已经注意到摊子铺得太大指挥不畅的问题。王健林在2011年万达集团年会上提及,万达正在加紧发展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希望指挥更到位。
一方面,高速扩张可能为万达埋下发展中的质量隐患;更严重的另一面则是,在“风雨交加”的房地产深度调整时期,万达的高速扩张能否持续?
资金隐忧
在转行商业地产之初,王健林的“快买、快干、快竣工”模式可谓独辟蹊径。 不过这一为其迎来无数美誉的发展模式,随着资金、市场、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万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万达的商业模式是快买、快干、快竣工,不需要囤地,不需要通过土地升值来获取利润。”王健林1月20日在万达集团的2011年会上依然表态坚决。
即使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全国其他房地产企业拿地极少,但仅2012年头两个月,万达集团就耗资约40亿元摘得上海松江、辽宁丹东、山东潍坊等万达广场项目地块,2012年,万达集团计划开业18座万达广场和12个高级酒店。
万达大张旗鼓跑马圈地的步伐并未因外界的争议有所停滞。王健林在2011年年会上高调宣布:2012年,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将新增持有物业面积达380万平方米。到2012年年底,万达累计持有物业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位列全球不动产行业第四;2013年持有物业面积近170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不动产行业第二。“在2015年超过排名第一的美国西蒙公司,成为全球不动产行业的老大。”王健林豪情万丈。
万达集团发布的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集团总资产1950亿元,同比增长40%;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36.5%。
截至2011年底,进入国内近70个城市的万达集团,体量上已经成为亚洲商业地产老大,而这距离万达开始转型为商业地产公司不过11年时间。
2000年至今,万达与万科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狂奔:前10年,万科靠住宅市场的春天“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成为全球最大不动产公司;2008年开始,万达则迎来了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通过“快买、快干、快竣工”赢得商业地产领域的霸主地位,王石和王健林都崇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然而,就是这一个“快”字,也曾让万达吃了不少苦头,这苦头主要体现在资金需求和市场变化上。
“万达2004年憋得够戗,差点没挺过去。”王健林曾在2008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露心迹,而那也成为万达开始“处心积虑”考虑融资的肇端。
2005年初,万达计划在境外IPO,无奈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计划搁浅,王健林只得通过麦格理银行发行CMBS(即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万达在海外市场募集了1.45亿美元资金,这也是首笔涉及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对处于高速扩张、资金需求巨大的万达而言,这笔资金虽属杯水车薪,却点燃了万达高速扩张的欲望,并让王健林充分意识到了能在国内寻求A股上市融资的重要性。
2008年底,中国楼市处于深度调整之际,大部分城市地价几乎都以底价成交,万达开始上演“圈地运动”,并将圈来的土地作为上市筹码,先后在成都、上海、唐山等城市连续出手,仅2008年第四季度便投入了50多亿元用于增加项目储备。2009年,万达进一步在武汉、吉林、天津、长春、合肥、福州等城市投下巨资。
大肆的圈地带来的是万达对资金的更大规模渴求。
2009年初,万达引入建银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建银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并同时启动万达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当年8月,万达商业地产完成了第二轮私募 ,建银国际、华控产业基金等三家投资机构等入股万达。两轮私募合计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元。
完成私募后,万达的发展更加突飞猛进。仅2010年上半年,万达合同销售面积就达到278.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3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现金回款金额271.1亿元,同比增长285%。
然而,2010年4月,又一轮楼市调控风暴席卷房地产,房地产企业IPO闸门也基本被关上,至此房企已有28个月未能通过A股IPO实现融资,不少一线房企不得不寻求成本超过10%的高息融资。
2012年初,在整体申报IPO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万达商业地产和文化院线申报IPO则双双通过证监会初审,无疑,这让王健林十分开心,万达如逢甘霖。
“速度和模式是把双刃剑,顺驰当年也捧着这柄双刃剑,信心满满攻城略地,但最终折戟而归,可以说万达能否上市,不仅关系到其能否延续高速扩张,也关系其生死存亡。”在怡居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吴炜看来,高速奔跑的万达,在商业地产领域暂时找不到对手——除了它自己:在商业地产领域抢地盘渐入尾声之际,它需要完成另一次转型,平息业界对其产品类型、盈利模式的争议。
万达模式往往被业内称为“商业地产的全产业链模式”。所谓全产业链,即万达自己选定目标地块、竞标并设计开发,然后通过出售配套的写字楼及物业获得绝大部分销售收入,而在其自主运营的万达商业广场,万达会借助自己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零售、美食、休闲、文化、娱乐、度假、高端酒店等所有消费行业资源优势,或出租,或自营。其中,自营主要集中在电影院线和高端酒店管理。
不愿具名的建银国际人士认为,全产业链升级后的万达已经跳出商业地产倚重持续运营能力的传统模式,对资本市场也更具吸引力。
转型之战
同质化、速度和规模累积到一定程度,管理脱节就会成为万达的负担,“万达需要来一次转型”。
但曾经引以为傲的万达速度,正被层出不穷的“故事”所累,万达集团的风险也日益显现:资金压力、管理问题和人才流失、多领域产品的组合效益等逐渐暴露。
“万达快得有点让人称奇,与商业地产发展所需的持续、稳定有所偏离。”在一家老牌港资地产中国区策略副总监看来,部分外资地产商之所以在商业地产收获颇丰,主要缘自十余年仅精心耕耘几个项目,而万达的问题在于5年拓展了70余个项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能导致一溃千里。
退一步讲,即便万达缺钱的资本“故事”可以被不断的融资、冲刺上市所掩盖,但高达4.6万多名的员工团队如何管理,亦是万达难以回避的话题。其管理层涉嫌舞弊、职务侵占等事件近来时有发生。
据记者了解,仅2011年,万达就下发了174份整改通知书,对违规员工进行了处罚。在万达内部,作为唯一一个直接归王健林领导的部门——审计部,其人员编制也由过去的20人,增加到30人。审计重点除直指项目建设投资、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结算等外,还增加了商管系统,欲清除各个环节的“潜规则”。
在管理污点逐渐暴露的同时,万达的人员流动也开始加剧。被称为商业地产龙头的万达集团,逐渐成为商业地产人才被挖的“黄埔军校”。2011年,一名在万达年薪10万元的普通员工被其他商业地产公司以年薪70万元挖走的故事一度传为地产圈的热谈。
这也引起了王健林的高度重视。2011年万达历史上第一次实行全员涨薪,高管平均涨薪16.7%,不包括工龄工资,普通员工平均涨薪12%。同时,实行工龄工资翻倍。“基层员工只要在万达干满一年,工龄工资就多拿1200元;干满五年,每年可多拿6000元工龄工资,相当于年年涨工资。”
王健林2月初在万达学院开学典礼上亲自讲授第一堂课,希望用“国际万达、百年企业”作为员工精神的“大一统”。
万达是否需要一次转型来完成对其自身的修缮:让脚步等等灵魂的追赶?各界对此亦争论不一。
从发展商业地产至今,万达在拿地策略方面有明显的变化,从最初只拿CBD(中央商务区)区域、旧城改造,到如今专攻新区、政务中心,这也是业界普遍认为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成就了万达速度。
“他们的拿地成本极低,容易通过抵押土地融资开发资金,而全产业链之下的快速复制能力,也让速度发挥到极致。”国内知名地产公司商业地产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军营出身的王健林并不认可上述说法。在他看来,“万达高速成长的秘诀在于执行力强,算到拿到。”
万达做项目往往是先算后干,先做规划设计、测算成本后再决定是否拿地。项目开发过程实行计划模块化管控,保证项目全程的成本、现金流都在计划管控的范围之内。2011年万达结算的30多个项目,成本全部低于目标值、净利润全部高于目标值。
“算得准、拿得到,这就是功夫。”王健林表示。
但“同质化、速度和规模累积到一定程度,管理脱节,就会成为万达的负担。规模大和圈地快,并非商业地产的主流模式。万达一招打遍天下的大一统模式,很快会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成都同恒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勇认为,万达有可能做到商用物业全球老大,但到了那个点之后,便会面临急剧下滑的风险,“万达需要来一次转型”。
聪明如王健林,当然不会完全看不到万达现有模式的风险。
进入2011年后,万达一直在为发掘新的盈利模式做着转型努力——向产业化地产发展,通过其他产业来扶植商用项目发展,比如投资旅游产业、分拆影院上市等,实现由商用地产向产业地产的转变。
但不同声音认为,万达影院分拆上市,实则是帮助万达商业地产“变相”融资,而王健林用巨额投资转向回应外界认为其缺钱争议的做法,只会让万达的资金链更为紧绷:万达目前正在投资的4个旅游度假区,每个项目占地都接近10平方公里,投资额都超过200亿元。加上万达对商业地产和文化产业的上百亿元投资,万达怎会不缺钱?
或许,万达的转型只能依靠资本,而不是慢下来。
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成为万达集团最新合作伙伴,进出口银行将为万达集团文化、旅游产业及跨国并购业务方面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更大规模的扩张,将更多力量绑上战车,万达究竟要走向何方,除了王健林之外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或许没有什么能让万达慢下来,也许它根本不能慢下来。”多位地产界人士说。
相关报道见C4
相关链接
万达的三次转型
第一次
2001年
为专注做商业地产,王健林将原来的万达一分为二,成立住宅、商业两个公司,重点发展商业。
第二次
2005年
因上述两公司业务交叉太多,又将其重新合并,成立商业地产公司。
第三次
2010年7月
是万达集团历史上最大一次调整。调整分为三部分,首先将集团和商业地产总部机构彻底分离;其次是商管和院线机构调整;再次是项目管理分成南、北二区。前两者是为上市做准备,是“不得已为之”,后者正是为了细化分级管理。


该贴已经同步到 RedFox的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5-2 14: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