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的性教育课程“性好奇”要教孩子自我保护小许对待性很谨慎,他说自己目前没有拍拖,因为学习比较忙,没有时间,“如果我以后拍拖,我一定会在恋爱和性中保护自己和对方。我觉得男孩和女孩都需要自爱和他爱,女孩要适当地学会拒绝,如果女孩觉得两人感情真正到了需要依靠性来交流的时候,那么自爱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求男孩使用安全套。”
小许是大一的学生,谈起中学的性教育课程,他有点哑然:“记得初中时,我们上过一节性教育课,老师就是照本宣科,很放不开,讲着讲着自己脸都红了。后来就让我们自己看书了。”
小许说,学校会发一些性教育的相关资料,“但是不知为什么,学校发的‘教材’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他后来自己买了《倾听花开的声音》一书,从中了解了许多与性相关的知识,“这本书才算是我性知识的启蒙书,从中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比如什么是安全套,如何使用等等。另外,书中还告诉我们要懂得保护他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回应教孩子识用避孕套
与众多羞于与孩子谈性的家长不同,丘女士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其进行性教育。“儿子小学时,我就让他认识什么是避孕套,中学时学校有生理卫生课,我也很大方地跟他讲解里面的内容,以及青春期男生发育的一些问题。儿子到了高中,在学校宿舍里,他和同学也偶尔会谈起性,我觉得这很正常。我记得他说,他们讨论避孕套是一开始就用,还是要射精时才用?我觉得谈到性,家长不需要在孩子面前遮遮掩掩,应该把它当作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来聊。”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进行性教育
瑞典: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开始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
芬兰:上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书。芬兰有本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高中阶段讲婚姻、家庭、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等,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最近10年里,全美有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
“我觉得性教育,说开了就没事。他们好奇,是因为他们不懂。你说明了,他知道了,就不是好奇的事情了。说不明白,他就一定会自己去探索,这样才容易出事。”丘女士的儿子现在读大一,尽管他很早就接受了性教育,比一般同学“早熟”,但相对来说,他对于“性”看得很理性,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丘女士说:“儿子的同学拍拖,他都会经常在旁边提醒同学,让其注意保护自己和对方。”
丘女士认为,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她与儿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对‘性’羞于开口也是因为与孩子沟通不顺畅。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和温暖,女生早孕这样的悲剧就会避免。”
英国: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以上的儿童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该贴已经同步到 RedFox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