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中石油高管落马,掀起中石油反腐风暴。作为我国第一大油田长庆油田总经理的冉新权涉嫌违纪被调查,暴露出长庆油田内部存在的腐败交易。在长庆油田与民营资本合作开采中,缺乏透明机制,使得权力寻租成为可能。而低品位油田和揭盖井通过长庆油田内部人员与外部的交易,成为少数人获利的手段。陕西省定边县作为长庆油田作业区的所在地,以一个样本的方式呈现出围绕着长庆油田存在的石油获利生态。
长庆油田一线采油工在长庆油田贴吧里发照片庆祝冉新权被查 ■ 核心提示
9月8日,黄土高原山顶,标号为胡平248-4标准化井场内,一台标有中石油印记的抽油机正在作业。这里是陕北定边县店子坪村。
与此同时,距定边县城30多公里的上红柳沟村,一口被长庆油田废弃的“揭盖井”也在作业。约400平米荒地上,用土砖围成院落,破旧生锈的“磕头机”上下摆动,不远处倒放着2个生锈的储油铁皮罐,地面上到处是漏出的黑色油污。
8月27日,中石油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长庆油田总经理冉新权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在此前后,有多名中石油高管落马。
定边县,长庆油田开采主要基地之一,表面上看,并未因反腐风暴引起大波澜。近日,记者走访定边县多处采油厂(点),许多油井涉嫌违规开采,它们依旧源源不断地向外出油。
长庆油田作业区,有一类油井基本被开发完毕,按规定,它们应被封上,不允许再度开采。但当地商人通过关系,仍能承包下来,再度开发,业内称其为“揭盖井”。
长庆油田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揭盖井”的运作没有固定模式,主要决定权在采油分厂领导和作业区经理,可能涉及不到长庆油田高层腐败。
据他分析,一小部分“揭盖井”被用来维护采油厂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长庆油田与当地百姓存在资源争夺,关系较为紧张,为缓和矛盾,长庆油田分厂领导会以优惠条件把“揭盖井”转让给所在地的乡、村干部,以及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
另一部分“揭盖井”,则成为长庆油田分厂领导谋私利的工具,高价承包给私人,钱流向分厂领导和作业区经理私人腰包。
刘明(化名)认识长庆油田一位作业区经理,拿到两口“揭盖井”。
他透露,拿下一口“揭盖井”大约花50万元,30万给分厂领导,10万给作业区经理,10万元给相关地方政府部门领导 。“即使从长庆油田拿到‘揭盖井’,如果不打点相关职能部门,上头三天两头来查也不好办。”
一口“揭盖井”一般日产油几百公斤到1吨多不等,好的“揭盖井”产油量能达3吨,但也有人拿到干井,出油很少或者不出油,因此赔本。
刘明说,规避风险的办法是,先从长庆油田内部拿到残次井的地质资料,挑选好井。一般按年承包,如果产油量高,第二年会重新调整利益分配,要加钱,不愿加钱,就会收回油井。
刘明承包的两口“揭盖井”日出油量3吨,按照目前一吨5000元的市场价格,两口“揭盖井”每天能打出1.5万元的油,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净赚300万-400万。
9月6日,记者从定边县财政局副局长王红英处获悉,定边县境内有“揭盖井”300多口,2012年产原油量大约2.3万吨,2012年残次井产油对定边县财政收入贡献大约为1911万元。
定边县工业贸易局局长王文邦告诉记者,按照政策规定,“揭盖井”不许重新开采,但是“揭盖井”属于长庆油田管理,私人是从长庆油田方面拿到“揭盖井”,这一块的管理相对混乱。
不过王文邦表示,对“揭盖井”的实际运作不知情,“情况比较复杂,要去问长庆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