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这句话很像本周的世界经济。经过数轮谈判,美国国会两党终于接近达成共识,然而,如果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在17日的爆发点来临之前,国会仍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其国库将无钱可花,政府债务将违约,其负面效应甚至会让全球经济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极大动摇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留给美国的时间只剩最后2天。
两党谈判“峰回路转”政府“大门”或“重开”
据媒体报道,美国驴象两党围绕政府“开门”、提高债务上限进行的谈判终于“峰回路转”。参议院两党领袖14日均表示,对达成协议表示“非常乐观”,这意味着参议院内部已接近达成共识。
过去4天,两党谈判经历了从“柳暗花明”到“再陷停滞”,再到“峰回路转”的U型转弯。10至11日,国会参众两院抛出三份不同版本的债务上限议案,但12日均告流产,谈判陷入停滞。此后,博弈重心从众议院转移到参议院,由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与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领衔的谈判小组利用哥伦布日小长假“加班加点”酝酿新方案。
经过3天“讨价还价”,一向言辞谨慎的里德14日表示,他与麦康奈尔进行了建设性、诚意十足的谈判,取得“巨大进步”,并对达成协议表示“非常乐观”。本周内,政府“开门”、提高债务上限、两党开启长期财政预算谈判等都有可能。
麦康奈尔也表示,目前讨论仍在继续,他对两党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表示乐观。
参议院高级助手透露,两党达成的框架协议初步决定为联邦机构提供运营资金至1月15日,提高债务上限的时限将持续至2月15日。两党将在新一轮自动减赤机制生效前进行广泛的预算谈判。
总统奥巴马已表态对两党取得的谈判进展表示欢迎。为给参议院领袖“敲定”共识留出时间,白宫推迟了原定当天下午与国会领导人的会面。
“大限”仅剩2天美债违约后果严重
美国政府“关门”已进入第三周,距美债“大限”仅剩3天,留给两党的时间屈指可数。没人知道美国债务违约会出现什么,因为1790年以来美国还没有出现过这一幕。当前的现实是,美国的债务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多数人认为,美国违约将引发比2008年金融危机大得多的灾难。
财长雅各布•卢已警告,所有试图在违约“大限”前一分钟才试图提高债务上限的做法都非常危险,如果美债违约,将会导致信贷市踌乱,美元币值下跌,股市下跌,国债利率飞涨,其负面效应甚至会让全球经济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14日称,“到17日之前,美国解决债务上限问题是我们最大的期待。”世界银行[微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头号人物13日接连警告美国不要违约,二十国财长会的公报更是点了美国的名,《华盛顿邮报》称,这是给美国的“一记耳光”。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警告美国政界人士应拿出计划避免违约,否则美国“几天之后将面临非常危险的时刻”。德国《世界报》14日引述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简恩的话称,美国违约将成为迅速蔓延的致命病毒。奥地利商业杂志《格式》14日说,这一次,美国成了问题儿童。德国《巴登日报》写道,欧洲人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在世界金融市场,美国已成为被批评对象。
而刚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14日说,他认为美国国会终将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妥协,万一出现短暂违约,其影响也不会是毁灭性的。
他是在回答媒体有关美国政府关门和债务违约的问题时作出上述表示的。席勒说,政府关门更多是个政治学科的问题,关键在于国会怎样做,如何达成共识。他认为,在债务问题上,“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最终合作的意识将避免违约出现。
席勒提到,类似的紧张情况曾经出现过,尤其是在2011年。2011年8月,国会两党直到最后关头才达成妥协,结果几天后标普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动摇了市场信心,令股市大跌,但后来逐渐恢复。
他认为这次的危机最终能及时解决,即便未能及时解决,导致技术性违约一至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也不会是世界末日。即便市场像2011年那样出现大跌,最终也会反弹。但他同时强调说:“我不知道未来,我可能说不准”。
“美元体系”面临“末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4日表示,希望美方切实负起责任,妥善处理有关问题。13日以来,许多国际媒体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发出建立“去美国化”世界的声音。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3日称,中国官方媒体称,美国的政客没能达成妥协,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政体恢复正常运转,这也许是全球“开始考虑建立去美国化世界的好时机”。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称,过去70多年来,美国一直被视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支柱。最近几年,人们一直在辩论,何时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何时中国可能充当全球领袖角色。即便美国此次避免违约,许多人仍会看到一个清晰信号,显示美国无可争议的霸主日子已屈指可数。
CCTV证券资讯执行总编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预计,美国债务规模总计已经超过80万亿美元,包括官方公布的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以及那些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债务,此外还有总体规模超过40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常他认为“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走到“阶段性的尽头。
当前,世界经济再次步入“多事之秋”,无疑美国债务风暴正成为让全球市场神经紧绷的最大风险源头。美债大限倒计时导致美国“技术性违约”风险持续上升,鉴于美元和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着新一轮严峻挑战。
美国政府税收与开支之比约为0.7:1,财政状况几乎是“入不敷出”,美国联邦政府手头的300多亿美元资金仅够维持到10月17日就将告罄。从目前形势看,政府持续关门大有与债务上限谈判合并之势,大大增加了谈判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
美国两党政治僵局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负和博弈”。从美国国内情况看,一旦债务违约,政府被迫停止发放养老金、联邦医疗保险,停止向政府雇员和合同工支付工资,政府开支减少影响公共投资,包括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处于复苏进程中的美国经济就可能夭折。
而就对全球的溢出效应而言则更复杂:首先,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飙涨至5年新高,美债波动性风险急速上升,美债利率大幅上升,导致全球融资和借贷成本上升,资金链出现紧张。
其次,全球资本流动出现剧烈波动,资本可能大幅回流美国寻求避险,全球股市特别是新兴市场股市会受到较大冲击,风险资产可能出现大量抛售。
再次,美国债务违约直接导致无法偿还所欠债务,如向债权人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在美国的国债构成中,除政府外的其他部门持有约40%,美国居民投资者持有约30%,作为最大债权国的中国持有1.28万亿,占比为8%,日本紧随其后持有1.14万亿。一旦美国债务违约,这些资产将面临美债直接贬值风险和日后如何重新定价的风险。
最后,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导致全球需求急剧萎缩,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全球经济“二次触底”将不可避免。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两党不至于不惜拼上国家信用垮塌来换取政治筹码,因为这将直接危及美国债务依赖性体制的生存,因此,美国政府可能继续采取拖延战略以避免实际违约。
美国是以“债务”作为宏观经济运行基础的。简单来说,美国政府不能发行美元,政府融资是通过发债来实现的。美联储必须以购买国债的数量决定印刷美元的数量。美国政府向美联储卖出国债,美联储向其提供等额美元,可见,美国的“美元本位制”本质上是由“债务本位制”所决定的。
事实上,衡量一国债务是否违约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偿债能力,一是偿债意愿。从偿债能力角度看,美国债务增长规模远远高于经济增速。摆在美国面前的财政风暴只是冰山一角。在美国的财政结构中有大量的社会保险盈余,这部分社会保险盈余被用于政府开支,但是随着美国婴儿潮进入退休高潮期后,未来社会保险开支会逐步增加,从而挤占其他财政支出。同时,如果不增加社保税,那么社会保险盈余将逐步减少。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16年后,社保基金将持续出现赤字。
另一方面,奥巴马在第二任期中必然会加强医疗改革,医疗支出在其预算中也将逐步提高。因此,总体来看,随着美国婴儿潮的退去,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
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发生“债务违约”是一种“已知的未知”,即美国财政运转和债务上调的空间越来越小,决定了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只是时间问题,但何时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则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前,世界经济再次步入“多事之秋”,无疑美国债务风暴正成为让全球市场神经紧绷的最大风险源头。美债大限倒计时导致美国“技术性违约”风险持续上升,鉴于美元和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着新一轮严峻挑战。
美国政府税收与开支之比约为0.7:1,财政状况几乎是“入不敷出”,美国联邦政府手头的300多亿美元资金仅够维持到10月17日就将告罄。从目前形势看,政府持续关门大有与债务上限谈判合并之势,大大增加了谈判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
美国两党政治僵局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负和博弈”。从美国国内情况看,一旦债务违约,政府被迫停止发放养老金、联邦医疗保险,停止向政府雇员和合同工支付工资,政府开支减少影响公共投资,包括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处于复苏进程中的美国经济就可能夭折。
而就对全球的溢出效应而言则更复杂:首先,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飙涨至5年新高,美债波动性风险急速上升,美债利率大幅上升,导致全球融资和借贷成本上升,资金链出现紧张。
其次,全球资本流动出现剧烈波动,资本可能大幅回流美国寻求避险,全球股市特别是新兴市场股市会受到较大冲击,风险资产可能出现大量抛售。
再次,美国债务违约直接导致无法偿还所欠债务,如向债权人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在美国的国债构成中,除政府外的其他部门持有约40%,美国居民投资者持有约30%,作为最大债权国的中国持有1.28万亿,占比为8%,日本紧随其后持有1.14万亿。一旦美国债务违约,这些资产将面临美债直接贬值风险和日后如何重新定价的风险。
最后,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导致全球需求急剧萎缩,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全球经济“二次触底”将不可避免。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两党不至于不惜拼上国家信用垮塌来换取政治筹码,因为这将直接危及美国债务依赖性体制的生存,因此,美国政府可能继续采取拖延战略以避免实际违约。
美国是以“债务”作为宏观经济运行基础的。简单来说,美国政府不能发行美元,政府融资是通过发债来实现的。美联储必须以购买国债的数量决定印刷美元的数量。美国政府向美联储卖出国债,美联储向其提供等额美元,可见,美国的“美元本位制”本质上是由“债务本位制”所决定的。
事实上,衡量一国债务是否违约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偿债能力,一是偿债意愿。从偿债能力角度看,美国债务增长规模远远高于经济增速。摆在美国面前的财政风暴只是冰山一角。在美国的财政结构中有大量的社会保险盈余,这部分社会保险盈余被用于政府开支,但是随着美国婴儿潮进入退休高潮期后,未来社会保险开支会逐步增加,从而挤占其他财政支出。同时,如果不增加社保税,那么社会保险盈余将逐步减少。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16年后,社保基金将持续出现赤字。
另一方面,奥巴马在第二任期中必然会加强医疗改革,医疗支出在其预算中也将逐步提高。因此,总体来看,随着美国婴儿潮的退去,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
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发生“债务违约”是一种“已知的未知”,即美国财政运转和债务上调的空间越来越小,决定了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只是时间问题,但何时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则还是一个未知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