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官员抱怨营救被困俄船只:影响中澳法科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4: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澳大利亚科考员认为,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旅行“从科学角度来看毫无意义。”
法官员抱怨营救被困俄船只:影响中澳法科研 - 万达广场社区 - 00B6FB01F9B6470A01A39DD405E7E7EF.jpeg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有关科考专家和官员认为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旅游色彩远超科考色彩,此次营救行动严重影响中、澳、法三国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雪龙”号在营救行动后被坚冰围困,科研计划基本泡汤。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曾12次赴南极的著名极地科考专家王自磐,他告诉记者,“雪龙”号对俄罗斯船只的援手相救义不容辞,而即使目前受困于冰山和浮冰,也不会令原定的科研计划都泡汤。

  互救在“大同世界”的南极

  是最正常的事

  王自磐对记者说,如果说目前全球有个角落接近“大同世界”,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南极。虽然在极地考察领域没有国际救援的相关协议,但是在南极,一方有难、各方援手是天经地义之事。

  “在南极科学考察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遇到有难发生,他人袖手做‘旁观者’的事。只有出手帮助时尽力多少的区别,但没有不尽力的。”

  王自磐说,南极的战略意义使它一直以来都是大国的关注和角逐目标,但即便如此,在科考领域,即使是美国和俄罗斯考察队,在“遇事”时都会无例外地惺惺相惜,互相帮助,更不用说有难时相救。

  王自磐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多国签署的“南极条约”就鲜明而响亮地宣布南极为“和平之地”。而半个多世纪来,各国赴南极的科考队也都是在实践和平之举。王自磐认为,“雪龙”号对俄罗斯船只的救援义不容辞。

  “雪龙”号科研计划会受影响

  但绝不会泡汤

  对这次如同外媒所形容的像“过山车”似的极地营救,法国极地研究所所长伊夫·弗雷诺发出了抱怨声。他表示,被困的俄罗斯船只严重影响中、澳、法三国的科研项目。

  伊夫·弗雷诺认为,法国科考船被迫打乱了为期2周的海洋地理研究计划,而“雪龙”号的损失甚至更大。弗雷诺说:“我们还相对幸运呢。中国‘雪龙’号被迫取消了所有的研究项目;澳大利亚同行整个夏天的计划全部泡汤,满肚子都是怨言。”澳大利亚南极司(AAD)官员杰森·芒迪说:“这个季节我们本身时间就很紧,这么一耽误就更困难了。”有澳大利亚科考员认为,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旅行“从科学角度来看毫无意义。”

  王自磐认为,目前南极的气候形势是趋暖走向,到一月下旬就很暖和了,“雪龙”号不会长时间受困。

  “时间上受到耽搁这是肯定的,以后需要加班加点,但原定的科考计划不会像有些媒体所说的会全部泡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2 08: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