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国际知名品牌童装齐齐含毒 阿迪达斯承诺去毒未兑现
调查报告显示,包括adidas和Nike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虽然已经在网站上公开化学物质管理政策,但并不完备,仍欠缺实际可行的详细计划、也拒绝向消费者公开其供货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被认为是在“漂绿”。
■本报记者 矫 月
据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显示,博柏利(Burberry)、阿迪达斯 (Adidas) 和迪斯尼 (Disney)等12个国际知名品牌的童装全部被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其中超三分之一产自中国。环保组织要求这些品牌立即消除其供应链中使用和排放的有 毒有害物质。
12个国际品牌童装含毒
据了解,此次参与检测的样品是于2013年5月份至6月份期间,分别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采购的82件儿童与婴幼儿服饰样品,样品产地涉及中国等12个国家,共12个品牌都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调查报告显示,在上述样品中,有61%的样品检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下简称:NPE),12个参与检测的品牌都有至少一件童装样品被检出NPE残留。在共计82件儿童服饰样品中有50件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含量范围在1.2毫克/千克到17000毫克/千克。
其中,NPE残留超过1000毫克/千克的样品有3件,包括迪斯尼的童裙(TX13040)(3900毫克/千克);C&A的童鞋 (TX13030)(17000毫克/千克)、与American Apparel的婴儿连体衣 (TX13015)(2000毫克/千克)。另外Burberry的T恤(TX13025)也检测出780毫克/千克的NPE残留。
专家介绍,NPE是人造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当中。当NPE被排放到环境中,就会降解为另一种毒性更强的环境污染物——壬基酚(以下简 称:NP)。NP是一种环境激素,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对水生生物有强烈毒性。它会扰乱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造成雄性动物雌性化以及雌性动物的荷尔蒙分 泌失调。
据了解,NPE在《保护东北大西洋(7.64, 0.18, 2.41%)海洋环境公约》(OSPAR)中被列为应优先淘汰的有害物质。此外,欧盟的REACH法规禁止NPE及NP在包括纺织生产等大多数产业中的使 用。4-NP (4-壬基酚)及4-OP (4-辛基酚)已被列入高度关注物质清单,将被优先淘汰。同样,美国环保署也禁止NP及NPE使用于清洁剂,同时也将NP与NPE纳入《有毒物质释放数据 库》(TRI)中,控管其工业排放。
目前,中国已将NP与NPE列入《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并已将NP放进《危险化学品目录(征求意见稿)》与《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的58种(类)重点防控化学品。
在12个国际品牌中,除在其童装中检测出NPE外,还发现在塑料溶胶印花的样品中有94.3%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此外,具有防水功能的儿童服饰 及鞋类产品中全部都检测出全氟化合物(以下简称:PFCs),同时在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的童鞋中检测出有机锡化合物。与此同时,在含有涤纶面料的36件儿 童服饰样品中全部都检测出了有害物质锑,其具有和砷类似的毒性。
“上述两种化学品以及有机锡和全氟化合物,都因其公认的危害在许多国家和行业被限制使用。”上述专家表示,一些邻苯二甲酸酯具有生殖毒性,可能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精子数量减少和不孕不育有关,它可以通过手口接触进入人体,对儿童和孕期妇女的威胁尤其值得重视。
阿迪达斯去毒承诺未兑现
据了解,迄今已有18个知名企业承诺将于2020年1月份前实现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的目标。其中像Mango和Zara等多个品牌已经开始公布其供应商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信息,但也有像阿迪达斯这样的品牌做出承诺却没有任何实质行动。
调查报告显示,包括adidas和Nike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虽然已经在网站上公开化学物质管理政策但并不完备,仍欠缺实际可行的详细计划、也拒绝向消费者公开其供货商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因此被认为是在“漂绿”。
事实上,上述漂绿品牌的产品也在此次检测中被检出有毒物质,例如adidas的三件样品被检出高浓度的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和离子性全氟化合物;Nike的童装外套也被检出高浓度的挥发性全氟化合物残留。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去毒领先品牌的产品也在此次检测中被检出有毒物质残留。例如H&M的裤子中含有高浓度的离子性及挥发性全氟化合 物;Uniqlo的防水夹克中有挥发性全氟化合物;C&A的童鞋中有高浓度的NPE;Puma的运动鞋被检出高浓度的有机锡。
“有效且具备公信力的企业去毒承诺应以逐步实现2020年有毒物质零排放为目标,并包含以下内容:核心原则,信息公开和全面淘汰。”上述专家认为,在核心原则这部分企业应详细清晰地定义出预防性原则、有害物质零排放、单个企业的责任和公众的知情权。
有环保人士呼吁,政府更应以严格的标准制订相关法规和政策,尽早公开一个有毒有害物质的黑名单和淘汰时间表。同时还要求Burberry、阿迪 达斯等品牌尽快做出无毒承诺,切实淘汰有毒有害物质,并公开使用和排放的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在江河中的进一步蓄积,威胁环境和人类 的健康。
据其介绍,目前,已经有化学品厂商可以提供更安全的替代品,其成本可以保持与有毒化学用品持平。因此,希望那些生产厂家能够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
延伸阅读:
五个实验揭秘童装“真相”
检测人员用“灰色样卡”比对样本颜色级别
从童装中提取的纤维,较粗的由棉和涤纶组成
服装布料的萃取液进行显色实验后呈淡黄色
检测人员通过专门仪器检测浓缩过的萃取液
将装有服装碎料和蒸馏水的三角瓶放在振荡器里进行萃取 北京市消协通过比较实验发现,21种儿童和婴幼儿服装抽检不达标,这些问题服装是怎么被查出来的呢?5月25日,记者来到此次比较实验的委托检测机 构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请检测专家通过操作5个关乎孩子们穿着健康安全的实验,为我们一一展示并揭开隐藏在童装背后的“真 相”。因涉及童装较多,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呈现问题产品,无法一一涉及,这里每个实验仅选取一件问题样品为读者重现实验过程。
实验 1
色牢度差 染料易被人体吸收
实验目的:测试耐摩擦色牢度,看其是否易掉色、褪色。
实验过程:检测人员把“派克兰帝”黑色女童梭织条绒长裤(货号LPTE095601)取样,用剪刀剪下一小块该长裤布料,放到专业的“摩刷色牢度仪” 下,垫上一块白色棉贴衬,由仪器在上面来回干摩擦10次。然后再拿另一块白色棉贴衬加水浸湿后放在布料上,用仪器来回湿摩擦10次,一干一湿两块棉贴衬上 分别留下带有一浅一深的黑色圆形样本。等湿棉贴衬样本干后,检测人员把两个样本拿到标准光源下,对照“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进行评级。
实验结果:检测发现,“派克兰帝”黑色女童梭织条绒长裤(货号LPTE095601)的湿摩擦样本颜色较深,检测人员判定给出的级别为2-3,而该童装适用的标准是沾色3-4。
专家解读: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实验室主任李秀英介绍,这表明该样品耐摩擦色牢度不过关,级别越低,颜色就越深。此次一共查出10种童装样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
李秀英指出,很差的色牢度可能会使染料或颜料转移到汗液中,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纺织品的染料对人体都有害,但提高染色产品的色牢度无疑可以极大降低这种危险性。
实验 2
识别服装材质可用“点燃法”
实验目的:测试标称“全棉”的童装材质。
实验过程:检测人员将标注为100%棉的一件“时尚贝贝”牌圆领短袖童装剪开,撑开,扯出纤维,发现里面有一根线非常细小,另一根稍微粗一些。取下两根线分别放在玻璃片上拨散开,滴上石蜡,制样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检测人员介绍,显示屏上微粗的线含有两种成分,呈天然扭曲状态的,为棉线;平滑棍状的则是化纤中的涤纶,即聚酯纤维。而另一根细小纤维应为 氨纶。初步定性后,检测人员还要通过化学方法,对棉、氨纶、聚酯纤维各自具体的含量多少进行定量检测。最终发现,“时尚贝贝”牌(未标注生产厂家信息,货 号2158)圆领短袖样品,纤维成分实测为棉53.0%、聚酯纤维40.1%、氨纶6.9%。
专家解读:李秀英介绍,纤维成分含量是服装的主要品质指标。此次比较试验发现有10种样品纤维成分含量与实际不符,有5种是标“全棉”,却不全部是棉,有的连内外标牌材质都互不相同。
此外,检测人员还教给记者一个比较简单的辨别方法:取一小段衣服的纤维,拿打火机点燃,棉的就会变成灰,而如果有化纤材质,燃烧后不是灰烬,而是萎缩变成一个小黑球。
实验 3
水洗可降低新衣甲醛含量
实验目的:测试样品是否甲醛超标。
实验过程:检测人员将一款“聪一”牌裤子样品剪下一小段,称量2克放入磨口玻璃瓶中,加实验用的蒸馏水100ml,然后对剪碎的衣服样本进行萃取(放到振荡器中1个小时),加入乙酰丙酮,进行显色反应。半小时后,试管中液体呈现出淡黄色。
而后,还需再把液体倒入比色皿中,拿“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再进行比色测量。
实验结果:儿童服装B类的甲醛含量限量是75mg/kg,而检测人员发现这款“聪一”牌裤子(货号019)的甲醛含量实测值达179mg/kg,超标2倍多。
专家解读:李秀英称,甲醛会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部分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甲醛的助剂,导致甲醛含量超标。服装中残留的甲醛可能是企业为使服装保持较好的平整度,防止褪色,使用含有甲醛的整理剂所致。
她指出,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能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黏膜及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损害健康。同时由于甲醛是一种挥发性的物质,易溶于水,新衣服最好先洗再穿,减少甲醛残留。
实验 4
pH值过高易刺激皮肤
实验目的:测试童装pH值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过程:与甲醛实验相似,取出一件CALISSE儿童家居服(A类,货号ULSCS302)剪下一小段,称量2克放入磨口玻璃瓶中,加实验用水。将液体放到振荡器中萃取2个小时,过滤后放到酸度计中。
实验结果:酸度计显示,大连韩锦贸易有限公司总代理、北京鑫花妮服饰厂分销的CALISSE儿童家居服(A类,货号ULSCS302)pH值为9.0。这是一个过于碱性的环境,不符合国家标准。
专家解读:检测人员介绍,婴幼儿服 装为A类服装,标准规定的pH值是4.0-7.5,而儿童服装B类的pH值则是4.0-8.5。李秀英称,pH值1-14表示从酸性到碱性的酸碱度,服装 的pH值在微酸性(略低于pH7)和中性之间的区域,对人体皮肤才是有利的,可防止疾病的传播。如果衣服的pH值过高或过低,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都会 引起皮肤过敏、受到刺激甚至诱发感染。对于pH值超标的童装,多洗洗也有助于降低pH数值。
实验 5
致癌芳香胺染料无法洗掉
实验目的:测试童装有没有添加禁用的致癌染料。
实验过程:检测人员将购自百荣世贸商城的一件“顽皮狗”休闲短袖(未标注生产厂家信息,货号Z016L)剪下一部分予以取样、称量,萃取1小时后,在液 体中加入还原剂,再进行固相萃取,最后把液体放到旋转蒸发仪上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样本经过处理,装入一个褐色玻璃瓶中。检测人员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 对24种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进行检索。
实验结果:40多分钟后,显示在屏幕上的色谱图是一个像心电图似的高低不等的波峰图谱,其中有两个明显高很多的“特征峰”,分别对应的物质正是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均为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专家解读:李秀英指出,不合格染料中的芳香胺易被皮肤吸收引起过敏,长期与人体接触还会导致人体细胞的癌变,但这种染料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不能通过 洗涤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其危害,消费者也很难通过肉眼感官来辨别,只有通过专门仪器才能检测出来,所以危害性比甲醛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