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2014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认为,从发达经济体情况看,危机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但是造成危机的基本因素并没有消失,复苏过程更加扑朔迷离;而中国,更需要谨慎面对。应该如何理解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它对中国经济又有何影响?天下财经编辑陈玺宇对李扬进行了采访。
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李扬:所谓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我首先想强调的是,危机没有过去。现在有很多的舆论,特别是有一些政治家,一些投资银行,说现在比较光明的一面,特别是美国的数据转好。我想指出的是,危机彻底恢复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发生危机,第二是危机的恶化状况停止,然后再逐渐恢复正常。要从对策这个层面来划阶段的话,第一阶段是不断的量化宽松,加大刺激力度,使这个危机得到缓解;第二个阶段是停止刺激政策;第三个阶段是退出原先的一些刺激手段。
这个第二阶段对中国有怎么样的影响?中国在第二阶段会反映出怎样的特点?
李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在怕的其实是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从而冲击我们的国内金融市场。因为在发达经济体内,它整个政策倾向都是互相冲突的,美国要收了,欧洲还在加大,日本也还在加大,其他新兴经济体也还在加大。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并不完全一致,由于不一致,所以货币供应量有大有小,汇率就会剧烈波动。货币供应量不一样,在各个国内的利率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就会造成套利、套汇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方向不是特别清楚的流动,会对国内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在我看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