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毕业生存在就业短板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14: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三银四”,又到了大学生求职的“关键时刻”。然而这个“黄金季”并没有让来自农村的四川某高校应届毕业生柯帆看到太多希望,眼瞅着金三月即将过去,工作却依然没有着落,急火攻心,他却只能无奈地感叹:“形势严峻,实力不强,还被农村背景‘拖了后腿’。”
农村毕业生存在就业短板吗? - 万达广场社区 - 5736381692976746762.jpg
        东北大学2014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人头攒动。 新华社发(张文魁摄)
农村毕业生存在就业短板吗? - 万达广场社区 - 4492425453362113935.jpg
          一名大学生从安家费广告牌旁经过。 新华社发(张文魁摄)
        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
*

          
  教育部日前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与城市生源毕业生并无明显差异。而早在去年底,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却明确指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


        那么,这两项由权威部门发布的结论差异何来?谈了多年的农村毕业生就业问题又该如何破题?


        结论为何存在差异?


        《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撰写者之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李春玲表示,样本量和统计截止时间的不同是造成该结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李春玲向记者介绍了《社会蓝皮书》的调查取样方法:“我们从全国的高校中选取了12所高校,分别为4所重点本科院校、4所普通本科院校和4所高职院校。这些学校基本能概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学校。”李春玲说:“确定调查的高校后,我们又通过严格的随机抽样,于2013年6月至10月追踪调查了这些高校的1600多名应届毕业生,并于9月底统计了他们的就业状况。”但她坦陈,教育部的样本量更大。


        李春玲表示,教育部的统计截止时间可能会比《社会蓝皮书》更晚。“我们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是9月30日,体现的是学生毕业两个月后的就业情况,而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其他两类院校毕业生,而高职毕业生更多地来自农村家庭。如果不区分学校类型而笼统地统计毕业生平均数就业率,就会掩盖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


        “毕业两个多月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最高,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紧随其后,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低。在普通本科院校,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有87.7%,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9.5%。”李春玲指出,普通本科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在求职中确实存在着困难。


        农村毕业生就业,难在哪儿?


        “从去年到现在,我投了数百份简历,只有十几个给了答复。”柯帆告诉记者,参加面试时,自己就曾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谈吐不得体等而感到异常紧张、焦虑。


        已经毕业的农村学子王启峰,回忆起当初的求职经历时表示,费用“吓人”、没有“背景”,都是自己的“软肋”。“各种考试费、路费,再加上购置正装的费用,数额惊人,而学校提供的求职补助只有几百块。比起城里娃,自己又没有社会关系,总担心在‘拼爹战’中落败。”


  经济上的压力、综合素质的差距,都是农村生源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李长安认为,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城乡生源并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是城乡大学毕业生求职境遇不同的首要原因。“大量数据表明,近几年农村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较低。”


  “之前我们也做过相关调研,发现找‘一般工作’——非国企、民企等,主要靠学历,城乡差别不大;但是要找‘好工作’——国企、公务员等,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与关系就比较重要,而这显然是农村生源的短板。”李长安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近年来二、三本院校盲目扩张,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学生,但这些院校获得的政府资源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无法保障教学质量,也导致农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佳。


        农村毕业生就业,怎么办?


        农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如何让农村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政府和学校一定要搭建好召开招聘会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吸引用人单位前来招收求职者。此外,应积极建设各种就业信息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平时也能及时了解各种就业需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指出,国内高校还要注重加强校友会工作,组织校友举行专场招聘会,或者邀请校友介绍经验。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扶持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中,提到将完善助学贷款代偿等,那么,如何具体落实到位,已成燃眉之急。”李长安建议,尝试推行助学贷款减免,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学生的负担。同时,“对去西部、下基层的毕业生进行长效性的补贴和奖励,这样会对他们起到更好地激励作用”。


        熊丙奇强调,就业不公平主要来源于教育不均和单一的高考制度。“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选拔学生的评价体系,从教育起点做到公正公平是眼下更具现实意义的手段。从长远来看,则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如果能建立全国重点大学基于全国统一测试的自主招生,并在自主招生中加入地区教育因素评价,就可很大程度矫正地区不公平和城乡差异。”


  可喜的是,专家们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希冀与建议正化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教育部日前提出,将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增强农村生源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实施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多项措施力促农村大学生就业。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教育部随后下发通知:国家将通过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等举措,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为寒门学子提供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如果落实到位,必将为农村毕业生下一步求职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广阔的前景。”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徐 畅 晋浩天)


原标题:农村毕业生存在就业短板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2 04: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