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自述投资房产失败经历:我在鬼城有个房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在知名“鬼城”常州有一套房子。一我不是常州人,二我没在常州住,所以这真是一次投资失败的教训。

  让时间回到2010年。

  2010年我和LG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都将处于高位,这不仅是政府所谓的CPI,更重要的是资产价格上涨。于是,家里那几十万存款变得岌岌可危了。

  什么保值呢?当然是房子。出于惯性思维,我们决定投资房产。

  当年4月,北京出台了“限购令”,北京的房子就不能考虑了。其实那个时候可以选择燕郊,但是对地段的片面理解,让我们放弃了这个区域。

  实施限购令的城市有46个,不包括常州。

  我们开始在周边城市寻找机会。限购的城市有46个,基本上二线省会城市及较大的三线城市都包括在内。这个时候,出于业务需要经常住常州,南方城市的秀丽,当地富足,加上与北京相比便宜的价格让我们以为捡到了宝,二话不说投资了一套50多万元的小户型。

  签合同的时间是2010年6月,可以看出我们几乎是被限购令赶着买的房。

  很多现实变化都出乎我们预料。

  首先,对常州判断失误。

  苏锡常历来富庶,当地老百姓不缺钱,甚至也不缺房子,它不像北方区域之间经济不平衡,造成人口聚集,由于周边经济环境差不多,人口聚集速度不高;另外与北方不同,当地经商意识浓厚,老百姓对投资房产兴趣不大;并且,我们低估了后来常州的造城速度,大批空置房冲淡了当地房地产市场。

  其次,没想到金融创新的速度,带来很多新投资机会。

  在2010年的时候信托还是遥不可及、也看不太懂的投资产品,私募基金也没有这么风生水起,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普惠投资机会也没有到来,所以我们判断钱没处去其实是固态的思维,对金融市场不了解,限制了自己的选择。

  2010年的“限购令”把很多地产商都赶到了三四线城市,造城运动、圈地运动扰乱了市场,带来过剩。我们也是跟着那一波走向三线城市的,现在房地产商又回到一二线城市,我们也用自己的教训发现核心城市的重要性。

  虽然是个失败的投资者,还是忍不住狗腿地总结些经验分享大家。

  1. 投资房产不要轻易离开你所熟悉的地区。距离带来高昂的持有成本,对本地文化的不熟悉也会造成判断失误。

  2。“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是投资房产的第一规则,放在一个城市中适用,放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也适用。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子最保值,二线城市的房子有潜力,而三四线城市要小心。

  3. 行政化的调控政策是房地产市场最难控制的变量,所以密切关注调控趋势,并根据调控政策进行推论也很重要。

  4. 找找身边在房地产公司的朋友,时时打探消息。记住,房地产商和你一样迷茫,但是他们在市场一线,得到的信息更反映趋势,不要被所谓专家、大佬的言论左右,他们都有各自立场。

  5. 最后,自住用房和投资用房的取向不同。如果自住需要,说实话什么时候买都没错,经验证明越早买越合适;如果是投资,唉~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限制重重,真不太适合投资,需要和其他投资方式进行比较,有利可图的才是生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8 23: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