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行星撞击产生“核冬天”是恐龙灭亡元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5: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行星撞击如同核弹攻击,撞击后地球表面的日照比正常时下降了至少20%
小行星撞击产生“核冬天”是恐龙灭亡元凶 - 万达广场社区 - B8A26C27B734CAD4ECAC06DDCDC12266.jpeg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灾难性的“核冬天”造成恐龙的灭绝,这场6千5百万年前的灾难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的物理证据表明,在撞击后曾出现全球性的温度急剧下降。这种影响也会出现在大规模的核战争之后,包括其产生的尘埃遮蔽了太阳的激冷效应。

  研究表明撞击所产生的“核冬天”,导致全球海洋温度至少降低了7°C (45°F);而生物生存进化需要一个温暖、绿色、葱郁的环境,骤降的温度带来的影响可谓是毁灭性的。而这个“冬天”据估计持续了至少二三十年,足够导致恐龙、爬行动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的灭绝。适者生存,鸟类和哺乳类存活了下来直到现在仍统治地球。

  这些物理证据来自德克萨斯州布拉索斯河流域发现的沉积岩,岩石中与行星撞击地球同时期的板层中含有贝壳的碎片,这可能是巨大陨石坠入大海产生的海啸造成的。在沉积岩中还发现了小行星撞击后产生的异乎寻常高浓度的铱。

  通过分析沉积岩中留存的海洋生物的脂肪分子也能够了解撞击后海洋表面温度的情况。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发现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温度下降变化,一些样本显示温度下降了7°C (45°F)。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全球性的撞击冬季带来了黑暗和海洋表面水温骤降,扰乱了相对稳定的、温暖的白垩纪气候。

  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撞击后的地球如同地狱般,地震、海啸以及酷热引发的全球森林大火接踵而来,紧接着充满着尘埃和硫磺的空气遮挡住了日光,有机物燃烧后产生的吸热烟灰使得情况更加糟糕。“黑暗期”影响绿色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造成海洋和陆地食物链的破坏。根据模拟的情况,撞击后地球表面的日照比正常时下降了至少20%,相对温暖的海洋与冷空气相遇带来的是巨大的风暴,而风暴又增加了空气中的尘土含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9 05: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