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拍卖会上的私下交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拍卖这种交易方式,集中展示众多艺术品,易于招揽形形式式的买家,通过竞价得到拍品,公平中也充满对人性的利用,激情竞价推动了价格轮番上涨,有时常常是非理性的。

  参加艺术品拍卖会的大致有:富商、行家、投资客、收藏者。艺术品拍卖把奇珍异宝呈现在眼前,激起各种人的欲望,每场拍卖都像是竞技场。因为真假、价值判断都需要很高深的专业水准,因此行家与投资客在拍卖会上常常有很隐秘的私下活动。

  比如,拍卖前好手对没有标示重要流传依据的拍品,往往讳莫如深,绝不露半点口风,私下却联络、试探对手,希望对方不买,或友情相让,或承诺对方一人或几人支付对价。也有因财力不够,或为降低风险,几个人商量合伙竞买某一拍品。还有人对自己想买的拍品,散布反面消息,或在拍卖现场直接阻止相熟的竞买人举牌。也有熟人相遇一方碍于情面主动放弃,或在现场达成默契合买。这些都是常跑艺术品拍卖会的人无穷无尽的谈资。

  有意思的是,英国记者彼特·沃森在《拍卖索斯比》一书中所写情景:英国的拍卖场上有一种称为“圈(Ring)”的竞买人串通形式,即对某件拍品感兴趣的若干竞买人在拍卖前会商,让其中一人代表大家出面举牌,买到该拍品后,再在这个“圈”中进行竞价,谁出价最高就将拍品归谁,然后将溢价部分平分给没有得到拍品的其他人。

  这肯定是一帮绅士所为,而中国拍卖忙碌的富商炫富的冲动下可能还没有这种闲情。但有同一地域的行家也如此操作,事先约定派一人竞拍当地书画家的作品,然后再议价分配,有时也采用多轮竞买的方式,最终所有参与者平分溢价。

  想当初艺术品拍卖还没有现在这么火,拍卖会主要在京沪两地,几家拍卖公司春秋两季拍卖时间都相对集中,之外也穿插几次小拍。那时参加拍卖会的主要是业内人士,我也混迹其中,拍卖结束以后,南京人常常集中在上海广西北路的一家民国老饭店、北京昆仑与华都之间的快捷酒店,大有坐地分赃的意味。所买主要是能卖钱的当代书画,这种不伤和气,大家得利,有时对拍卖会失落的感觉多少有些抚慰。只有一个画家指责这种行为打压了南京画家在外地的价格,好在随着艺术品圈子大量涌进财阀和新人,可以串通的机会已很少。

  老牌的英国绅士却依然如故,以致2014年4月1日,一项针对拍卖中竞买人恶意串通的法令开始施行。该法令要求参与签署合法联合竞买协议的竞买人必须向拍卖行提供合同的详细资料,包括参与各方的名单、目标拍品、联合竞买的具体安排等。试图打击“拍卖圈”现象,遏制人为压低拍卖价格,毕竟英国现代拍卖史已经300年以上。

      原标题:拍卖会上的私下交易

  文/孔祥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5-10 06: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