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形金刚4》压倒性排片的强压下,同天上档的《分手大师》居然在首周末抢得1.5亿元的票房,第一次做导演的邓超也因此获得了“国产片斗士”的外号。与此同时,这部爆笑喜剧收获了两极的口碑,一方面很多人赞“比《泰囧》还好笑”,一方面也有人骂“低俗没底线”。批评者中,以陆川的父亲陆天明为代表,这位老编剧连发数条微博针对邓超:“一个不缺名不缺利的年轻影星,为什么要做出如此下作卑贱的事?” 海报上的邓超一副欠揍的样子 “为什么有的人会对笑产生排斥,这件事让我特别想不通。”前晚,羊城晚报记者联系到邓超,这位新导演当时仍在马不停蹄地进行全国十几个城市的跑站宣传。他说,所有批评他都接受,而那些感觉被这部电影冒犯到的人,“他们就是需要我们的抚摸和温暖”。至于尺度问题,邓超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不改正”:“下一部,我还要再‘过分’一点!”
接受谩骂但也要奋力捍卫笑声
“庸俗”、“恶心”、“下作”,陆天明用了很多极端的词来形容《分手大师》。此前邓超一直没作回应,倒是不少普通观众看不过去,在微博跟陆老爷子对吵。这次,邓超终于向羊城晚报记者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羊城晚报:有人说《分手大师》玩得有点太猛了,你觉得呢?
邓超:猛吗?我们还不如老百姓平常聊天猛,甚至也没有很多公司开年会的节目猛!你想想,他们都那么猛了,我们喜剧工作者还收着,怎么够给老百姓看的?!很多人说《分手大师》夸张,喜剧当然要夸张,要不然卓别林干吗要那样走路?!如果我们干喜剧的都不耍贱、不夸张,那观众还不如自己在家里聊天呢!
羊城晚报:有个观点是,笑是要的,但不能“胳肢”大家笑。你怎么看?
邓超:“胳肢”也分很多种。你是要用大铁耙子去“胳肢”,还是手法很顺地去“胳肢”?这里面绝对有区别。我觉得我们是后者。我们的笑点都没有恶意,都是自嘲,而不是嘲弄别人。
羊城晚报:有观众说,他们看的时候也笑得很厉害,但看完了就觉得好像有点“过”了。
邓超:其实95%的人都笑得可开心了!为什么有的人会对笑产生排斥,这件事让我特别想不通。后来又想想,其实这也很正常。就像一堆朋友聊天,总有个别人玩笑开不起来,大家玩得开心,他冷冷地来一句:“这有什么。”你懂吧,就是这种感觉。我觉得这些就是需要我们去温暖的人,我们得到他心里去抚摸一下。他看完片子,回家了,想一想,觉得还是挺有意思,那没准下次朋友聚会的时候,他就能跟大伙儿一块开玩笑了。
羊城晚报:陆天明呢?他就不喜欢《分手大师》,你觉得他是不是你要“温暖”的人?
邓超:是啊!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我们干喜剧的人有责任去做的事。我们要捍卫人类最温暖的东西。懂得笑的人最善良,比不笑的人善良。果戈里写过一个舞台剧叫《散场之后》,一个剧作家在散场后跑到剧院门口,看观众们的反应。有人一直在笑,但也有人说“俗不可耐”、“肮脏下流”甚至“社会的蛀虫”,反正就是用一切最糟糕的词来形容。后来,果戈里写过一篇很长的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我现在要把一个最真实最重要的观众请出来,那就是‘人类的笑声’。”我每次看这个,都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写到我心里去了。
羊城晚报:对那些还没看电影的观众,你想说什么?
邓超:我想说,这部戏其实就是拍给不装的人看的,高冷勿近,小心伤了自己。不过,如果大家来看了,那我欢迎大家给出的各种意见,批判也好,谩骂也好,真的全盘接受。
试映半月了解观众每一个笑点
从六月中旬到现在,邓超每天只睡两个小时,以平均每天坐两趟飞机的频率带着《分手大师》到各地做试映场。这种“用生命去跑通告”的节奏,连老婆孙俪都觉得心疼。邓超说,这种把作品拿给观众看而自己在旁边偷偷观察的习惯,早在当年做舞台剧《翠花上酸菜》的时候就养成了。
羊城晚报:离电影上映差不多半个月前,你就开始在各个城市提前做试映场了?
邓超:事实上,我们是从剪片开始就带着观众了。我们没做什么问卷调查,就是普通观影,我和俞白眉(编剧兼导演)偷偷在旁边观察大家的反应。说实话,我们知道这部戏挺好笑的,但没想到的是,大家会觉得“那么那么”好笑,很多时候观众还会自发地鼓掌。到后来,我们就跟乐队指挥似的,数着:三秒之后,笑!两秒之后,再笑!那种知道每一个乐器会奏出什么样的声音的感觉,很爽。
羊城晚报:你们这种“偷看”观众反应的习惯,是从做舞台剧的时候养成的吧?
邓超:确实。我们以前做舞台剧的时候,总比别人做的时间要长一点儿。白眉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说要让观众“笑饱”,因为舞台剧的票价比电影贵,大伙儿来一次不容易。舞台剧本来就长,谢幕又常常半个小时,观众从剧场出来的时候常常就没地铁了,我们就看着大伙儿站在冬天的北京街头等出租车,一边还在笑啊闹啊,聊剧里面那些好笑的东西。这是我最难忘的场景,也是我后来做喜剧片的初衷——中国人太缺乏笑声了。
羊城晚报:从舞台剧走到电影,现在还有这样的感动吗?
邓超:有啊!比如昨天跑站的时候,跟观众交流完刚想走,主持人叫住了我们,说还有几位特殊的观众想上来。我说好啊,结果上来六位聋哑人。我们不会手语,他们就读唇语。我说喜欢吗?他们就点头。我说那笑了吗?他们摇头,我心里咯噔一下,紧接着他们就用手势表示,因为他们笑不出声来。那瞬间我就不行了,后来跟他们挨个拥抱的时候一直在泪崩,那是我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哭成一个傻子。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值了。
羊城晚报:其实这次你们把杨幂拉来演喜剧,很多人还是挺惊讶的,当时她还怀孕了。
邓超:找杨幂之前,我跟她也不熟,但我一直坚信演员的可能性。你不迈出那一步,很多事就永远不会有了。杨幂就是特别坚决地迈出了那一步,她是看完剧本后反馈最快的那一个,第二天就给我们来电话了。所以后来她说怀孕了,我们也完全没想过换人。
羊城晚报:对影片你有什么不满意的,下次想改进吗?
邓超:太多的不满了。还记得定剪的时候,我跟白眉说:“如果现在开始拍,该多好啊!”后来做试映场的时候,我又说:“如果现在开始剪,该多好啊!”这次我们先定了档期,到后面做特效什么的时间有点紧。这次没经验,下次可以从容一点。
不能躲着否则今天不死明天死
《变形金刚4》首周末破6亿元,《分手大师》在压力中拿到1.5亿元,邓超说已经很感动了。他透露,选择跟《变形金刚4》同天公映虽然看上去很有骨气,但其实心里早就默默做好了当“炮灰”的准备。结果是,他们没死,“既然没死成,明年我们就再来”。
羊城晚报:跟《变形金刚4》同期上映的决定,当初是怎么作出的?
邓超:当时所有人都来跟我们说,你要跑,要躲,要挪!但我们就是比较虚荣吧,觉得既然站在这个舞台上了,死也要死得漂亮(笑)。当然也害怕,快上映之前就跟要去蹦极似的,特别担心,但骨子里还是不想躲。中国电影人确实不能老躲着了,否则你今天不死明天也得死,今天拍得不好,明天依旧不好看。我就想,那就做一次历史性尝试吧。总局的领导也找我们语重心长地谈了一次,说这可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次事件,你们同天要面对世界上最强的一部片子。事实也证明,《变形金刚4》确实是最强的,跟一枚核弹似的,但我们还是留下了,没死。
羊城晚报:《变形金刚4》是核弹,那你觉得《分手大师》是什么?
邓超:我们就像是墙缝里的爬山虎!(大笑)
羊城晚报:现在这成绩,你觉得算是对抗成功了吗?
邓超:我们肯定不能算赢。《变形金刚4》确实是老大哥级别的了,我个人都算是这个系列的超级影迷。我们头天排片实际上就不是很理想,而且票价又是人家的三分之一,都不是重量级的,但有个数据我特别自豪——我们第二天的上座率是82%,比《变形金刚4》还多出12%。也就是说,我们在全国每排100个座位,就有82个观众坐着。真的,我们的成绩是一张一张座位这样坐过来的。为了这个,我真的得狠狠感谢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支持。
羊城晚报:《分手大师》从票房看已经成功了,还会有续集吗?
邓超:非常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分手大师》的续集你们见不到了。因为我们有太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做了,新片已经提上日程了。今后一年一部!
羊城晚报:现在大家已经帮你们归类了,你做的叫“贱喜剧”,今后你做的片子会更贱吗?
邓超:“贱喜剧”,这个词我喜欢!更贱是必须的,我已经跟白眉说了,这次我们太收敛了,下一部我们还要更进一步,这次就是冰山一角。大家就别担心尺度了,尺度有总局把着呢。(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