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数极冷地人们的御寒奇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1: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在地球的北极地区,常年可见“开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成冰”的极寒,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各有自己的一套御寒理论……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到-20℃,暖季也多在8℃以下。北极点的历史最低气温为零下59摄氏度。北极与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北极点越明显。北极的冬天是漫长、寒冷而黑暗的从每年的11月23日开始有接近半年时间将是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日子。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

因纽特人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
身体特征帮助御寒
细数极冷地人们的御寒奇招 - 万达广场社区 - C0B3F89B9F0E4C802E9F5B98AFE760CB.jpg
尽管来自亚洲,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极地环境中,因纽特人同亚洲的黄种人已经有所不同。他们身材矮小粗壮,眼睛细长,鼻子宽大,鼻尖向下弯曲,脸盘较宽,皮下脂肪很厚。粗矮的身材可以抵御寒冷,而细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这样的身体特征使他们有令人惊叹的抵御严寒的本领。但是因纽特人耐寒抗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日常所食的都是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

摄入高热量高蛋白
细数极冷地人们的御寒奇招 - 万达广场社区 - E3E5CBD8F8B31E56CDED1368427FE5A2.jpg
因纽特人的确吃生肉,而且他们更喜欢保存了一段时间并稍腐败的肉,因纽特传统观点认为将肉做熟实在是对食物的糟蹋。其实这也是对北极寒冷的一种适应,在外打猎的人是没有希望随处生火的。因纽特人的传统食谱全是肉类:海洋里的鱼类、海豹、海象以及鲸类,陆地上的驯鹿、麝牛、北极熊以及一些小动物。

鲸鱼是因纽特人生活的必需,但由于鲸鱼数量不断下降,各国的捕鲸活动受到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的严格限制,每年因纽特人只获得一定的限额,以满足他们“传统和生存的需要”。

鞋子一双套着一双穿
细数极冷地人们的御寒奇招 - 万达广场社区 - 334EAB6EEB8F1192D75FA018E7818BFD.jpg
因纽特人的衣服都采用动物的毛皮为原料,所以能最好地抵抗北极的严寒。如今为了抵御冬天的严寒,兽皮虽然仍必不可少,但外面却罩上了非常漂亮的尼龙布。

因纽特人的衣服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热空气不会向下散逸的原理。因纽特人皮袄很轻,下面虽然敞着口,但暖空气向上升,所以不会从下面散失。皮袄带有连衣帽,系得紧紧的,以防热量从上面散失。

传统因纽特人在极冷的气候下可以穿上好几双鞋,一双套着一双,通常在轻软的鞋外再套上最外层的靴子。他们的连指手套宽大,长至袖子,因为外衣很大,所以穿着的人可以把手缩进去暖和暖和。两件毛皮上衣、毛皮裤子、长统靴以及连指手套,穿上这身行头,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中也能泰然处之,呆上几个小时不成问题。

传统御寒房屋冰屋
细数极冷地人们的御寒奇招 - 万达广场社区 - 62EE6890EA0ACC351692C9F00F0F0742.jpg
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以冰雪制成。冰屋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另一御寒方法就是遮蔽窗户,一般是用透明的海兽肠子做遮蔽物,这种窗户只透光不透气,很具特色。

屋里一般储藏有相当数量的日常食物,比如面粉、茶叶、麋鹿肉、海兽肉之类。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却谁也不会被冻坏。夜晚睡觉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脱光衣服,钻进一只皮制的大口袋之中,互相依偎着取暖。若有客人来访,因纽特人就在雪床上再铺一层软雪,软雪之上垫一层柳枝,柳枝之上覆一层兽皮,这样,雪床就很暖和了。

(来源:中国天气网综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0 14: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