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视听诊器”应用将为重症医学带来技术革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一位28岁住院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和极度低血压,无法离开病房接受CT等检查,重症医学科医师紧急使用床旁超声评估心肺功能,结果发现他患有极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一病变是由先天的大动脉畸形破裂后压迫肺动脉引起,紧急转外科行急诊手术后患者得救。  据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大为教授介绍,这位患者的成功抢救得益于重症超声技术的应用。该院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引进重症超声技术,最早成立专门的重症超声小组,积极开展重症病人的呼吸、循环监测,迄今已为近2000名重症病人改善了救治效果。
  传统方式下,危重病人是否发生气胸、胸水、肺水肿等,需将病人搬运至放射科做CT等的影像学检查,即使床旁X线检查,也要经历拍片、洗片、读片、签发报告等环节。重症超声因其直观、快捷、准确等特点,可直观报告病情和病因,减少了数据分析的时间,增加了临床判断的准确性,拉近了医生与病因及病情判断的距离,因而被形象地比喻为“看得见的听诊器”,已被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CU、麻醉和急诊等科室作为重症病人监测和评估的常规工具。
  2008年引进重症超声以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50%~60%的休克病人在接受血流动力学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诊断、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以循环监测为例,传统上使用的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肺动脉导管,可给出危重病人血氧低、心输出量低的数据,而结合重症超声,则直观地告诉医生出现了什么问题;心脏的问题是出在左心还是右心,有没有发生心梗;还可以告诉医生,病人此刻是否需要扩容补液。目前该院重症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大夫中已有一半以上掌握了该项技术。
  为了使国内更多的医院ICU科室能掌握重症超声的理念和技术,北京协和医院与世界重症超声联盟WINFOCOUS(World Interactive Network Focus on Critical UltraSound)合作组织“北京协和医院-WINFOCUS重症超声培训师培训课程”,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个重症超声相关的国际资格认证培训。培训结束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北京协和医院-WINFOCUS联合颁发的培训师证书。刘大为教授应邀担任第七届世界重症超声大会荣誉主席,参与制定国际重症心脏超声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 15: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