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在大事件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孟晚舟的名字,由于舆论助推,这个女人的成长史也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挖出。
我们试图去了解她,才发现20年前她不过是华为一个基层员工接电话、复印资料,到今天的CFO,比起借助外力更多的依靠自己。
也许这才是任正非女儿富养的真正含义。
01 “隐姓埋名”20年, 从最基层的端茶倒水做起
1992年,孟晚舟大学毕业,她进入一家建设银行工作,后来由于网点撤销,她进入华为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孟晚舟干的是一些杂活,那时候公司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她干过秘书、打电话、打字、制作产品目录还有安排展览会务等工作。
对于她自己曾在华为干总机转接的活,她曾在《华为人》这一刊物上说过,她和三个女孩一起负责总机转接和打印的工作,公司的总机有一张办公桌那么大,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键盘,每当有电话打进来时,有好多的信号灯一直闪,弄得她手忙脚乱,不知接错了多少电话。
后来孟晚舟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硕士(会计方向),待硕士毕业后她再次回到华为进入到财务部,而后,她从公司财务部的最基层做起,历任国际会计部总监、香港华为财务总监、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职。
在2011年的时候,华为的CFO梁华卸任,孟晚舟有了机会,在当年的4月17日,华为的官方网站上公布孟晚舟担任常务董事及公司CFO。
直到这时恐怕才有人知道,这个姓孟的同事到底是何许人也。
“隐姓埋名”20年,从端茶倒水,接电话,到现在的CFO,每一步都走的踏实,也许会有人说,“这还不是因为她的背景”,但是又会有几个有背景的人,甘愿从底层做起,且持续近20年呢?
02 一切非凡都源于平凡
今年9月14日,孟晚舟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从平凡到非凡》,讲述了一个城市、一个企业在平凡中展现着怎样的非凡,以及如何让短暂而宝贵的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孟晚舟这样说,1993年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华为,那个时候的华为只有二、三百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销售收入刚刚过亿。
30年前,华为只是无人知晓的创业公司。20年前,知道的人也没几个。
1996年,我去北京参加通讯展,手里提着几大袋资料,纸袋子上有华为的Logo,出租车司机很热情,说:“哦,华为,我知道……就是做纸袋子的嘛”!
现在却在为全世界30亿人提供着通讯服务。
我们可以给自己算一笔时间细账,假设一个人可以工作35年,一天工作8小时,一年250个工作日,我们真正用于工作上的时间也只有7万小时。
“一万小时定律”的提出者研究过作曲家、作家、钢琴家、运动员、棋手,比如莫扎特、甲壳虫乐队、比尔·盖茨等等,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从平凡走向非凡的必要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记住,“一万小时定律”只是从平凡走向非凡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stops) 。
生命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还有梦想,还有期许,那么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你的选择上。
来日并不方长,选择决定未来。
生命注定是一条不会回头的河流,我们要做一朵奔腾的浪花,而不是漩涡中的一片枯叶。
既然生命是平凡的,也是平等的,那么如何让平凡的生命绽放出非凡的光芒,这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越努力越幸运。
如果想从平凡到非凡就需要在一个领域深耕至少一万小时,而我们的生命却是短暂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尽最大可能去努力,相信这也是孟晚舟本人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
03 冷静沉着
几天前,孟晚舟亲自出席了保释听证会。据报道,她穿着挺休闲,一袭深绿色针织毛衣搭配运动裤,一袭长发散落在肩上。
据现场人士说,孟晚舟情绪平静,似乎在参加一场会议,全程较为放松地站在法庭后方,并与其律师认真交流。
她挺直腰板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平静地望着前方,不时露出笑容。
我们从前期媒体的披露中似乎看不到任何情绪化因素,一切都因为坦荡而坦然,正如华为官方给予的回复《没有任何不当,相信法律体系最终给出公正结论》一样,全文依旧看不出过多的情绪化内容,只是相信此事会有公正的平结果。
如果结合媒体曾经曝光的信息,加警方将她在机场扣留带到拘留所的路上,就给她戴了手铐,如此不公平待遇却依然在听证会上看到一个端庄大气,颇有乾坤的女子,让人着实佩服。
现在回过头来此前孟晚舟在清华大学所做的演讲,就不难看出她内心的强大。
她说,要有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马克斯·韦伯说:“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当别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撤离日本时,华为选择了留下来,地震后一周,我从香港飞到日本,整个航班连我在内只有两个人。
在代表处开会,余震刚来时,大家脸色刹变,到后面就习以为常了。与此同时,华为的工程师穿着防护服,走向福岛,抢修通信设备。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
当年福岛核泄漏,她逆势而行,平和而笃定,今天的她也一样让人佩服。
而这种格局与大气,恐怕是一个人自我成长道路上不断给予自身的养分,只不过直到今天世人才看到这土壤中开出的花与结的果实。
04 与兴趣为伴
Annabel Yao 与父母
除了孟晚舟,前几天任正非的小女儿Annabel Yao接受《巴黎竞赛画报》的专访,在谈及自己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要做的事的时候,这位顶级名媛坦言,真正的独立,是要靠自己,拥有自己的兴趣才能为学业发展助力。
Annabel从5岁开始,就在练习钢琴、中国书法、绘画,学习音乐理论,而九岁的时候她决定把兴趣锁定为芭蕾舞,当然这也是听了她妈妈的建议,于是在Annabel 11岁的时候,便去上海学习芭蕾舞,学习舞蹈的过程是枯燥的,她曾一度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但是对于Annabel来说,自己是不可能成为职业跳芭蕾舞的。
Annabel Yao与芭蕾
有了新目标后,Annabel开始努力为能够进入哈佛大学读书而奋斗,进入大学后她主修了计算机科学和和统计数据专业,而目前还在读大学的她,课余时间还在练习芭蕾舞。
跟其他女孩不同的是,Annabel对同学聚会并不感冒,她甚至不爱口红、高跟鞋这些,而是对慈善充满了兴趣,她还讲述了在BrainCo实习中,帮助截肢患者一起寻找适合他的手臂,弥补生理上缺陷的事例。
在采访中,Annabel表示自己的口头禅是: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会变得更好。
很少回中国的她,在课余时间积极的参加实习,比如她也曾在微软实习(微软的AI人工智能团队),并对AI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在她看来想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并不是要依赖自己的父母,而是靠自己。
对于Annabel这次的亮相,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任正非有意将Annabel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Annabel有自己的想法,表示“我未来不会去华为的,我觉得我爸妈也没有这个意愿。”
来源:凤凰东方财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