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泰蓝:从宫廷走进民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6: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景泰蓝俗称“铜胎掐丝珐琅器”,是一种在铜质胎型上用细扁铜丝掐挂各种花纹,再把珐琅质料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关于景泰蓝的起源,多数人倾向于其缘起于元代。明朝景泰年间工艺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孔雀蓝为主。人们常常把明朝称为景泰蓝“成器”时代。
景泰蓝:从宫廷走进民间 - 万达广场社区 - 4437e612ec6b13253fec06.jpg
清·景泰蓝香炉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泰蓝的制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工艺亦比明朝有极大提高。近年来的拍卖会上,清三代的景泰蓝价格甚至超过明朝时期。

  清中期后,景泰蓝制作工艺流入民间,景泰蓝开始成为官宦人家彰显富贵的重器,市面上也逐步有老天利、德兴成、洋天利等民间作坊研制珐琅器一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皇宫里的能工巧匠流散到民间,民初的景泰蓝艺术得到喷发式发展,其价值在近年来的收藏中亦被重新认证,这时的景泰蓝无论是樽、瓶、觚、斛,还是盒、碗、盆、冼都精品迭出。

  不过,明代至清早期的景泰蓝存量极其稀少,很难在交易市场见到,且价格高昂,因而有“找不着的‘明重器’,惹不起的‘清三代’”的说法。而现代的景泰蓝多采用化学彩料(古代多为天然矿石),批量化生产且工艺质量龙鱼混杂,收藏价值高的藏品并不多。因而狭义上的景泰蓝收藏,其对象多指清晚期和民国时期以手工制作且工艺程序复杂的景泰蓝。

  如何检测真假景泰蓝?专家给出的最直接方法,即用高倍镜打光看其有无反光,好的景泰蓝光打上去会呈透明状,仿品则不怎么反光。 吴林廖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7 13: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