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钱荒”袭击了各大银行,随着“钱荒”的愈演愈烈,股市大跌、黄金大跌、理财产品收益飙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钱荒”已不再是纯粹的金融问题,而是与我们的投资理财息息相关。如今,“钱荒”虽然已经缓解,但市场资金压力仍在。那么,后“钱荒”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打理好自己的“钱袋子”呢? 哪些投资产品或受益?
1、理财产品:高收益或难以长久
今年以来,由于银监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强管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都非常少见。
但是6月份以来,理财市场突然热闹起来。由于银行“钱荒”,急需通过大量发售理财产品来补充流动性,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水涨船高,收益6%以上的产品开始大量出现。到了6月下旬,扬州各家银行甚至有个别银行推出了年化收益7%以上的短期理财产品。对此,银行人士认为:“目前确实是买理财产品的较好时机,但投资者一定要充分考虑发行产品的银行信誉状况、产品期限、投资方向等重要因素。”
有业内人士提醒,所谓的预期年化投资利率看似很高,但这是“预期”,并非真实投资利率,现实中往往达不到这么高收益。所以投资者要看清合同,到底是“年化收益率”还是“预期年化收益率”,是“承诺保本”还是“不承诺保本”。另外,业内预测,随着6月底银行半年考核时点的过去,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潮应该会逐渐退去,高收益难以维持长期。
2、基金:股基谨慎 货基可关注
由于“钱荒”导致股市的大跌,所以股票型基金也跟着遭殃,普遍出现较大的跌幅。虽说目前股市已跌破2000点,但是目前来看,还难以说见底,所以股票基金还是需要谨慎。另外,债券基金受资金紧张影响也较大,建议也谨慎。
相对来说,受市场资金紧张,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货币基金近期倒是表现不俗。统计显示,进入6月以来,货币型基金净值无一下跌,其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个别货币基金年化收益达6%以上。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钱荒虽然已缓解,但是未来资金紧张局面可能会长期存在,所以货币基金可继续关注。
3、国债逆回购:市场资金紧张可尝试
在这次“钱荒”中,不少投资者借助“逆回购”的手段,取得了不小的收益。“逆回购”就是把你的钱按市场利率借给别人,借一天就是一天逆回购,借7天就是7天逆回购。借款者以国债或者企业债为抵押物,目前上海市场是国债逆回购,深圳市场是企业债逆回购。上交所国债逆回购的投资门槛为10万元;深交所企业债逆回购的投资门槛仅1000元。
21日,国债逆回购的1天期品种GC001(204001)在盘中出现飙涨,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20%。假设将10万元资金借出,当天收益就有近55.6元(10万×20%×1/360),10万元活期存款一天利息为0.97元,收益率为活期存款57倍。可见,在资金紧张市场中,“逆回购”也是可以选择的一项投资。
哪些投资产品需要谨慎对待?
1、股票:短期难指望现牛市
自5月底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快速下跌,尤其是最近两周受“钱荒”的影响,股市急速下跌,大盘已从2300点附近一路跌到1900点之下,市场出现恐慌,不少股票短时间内大跌30%以上,让扬州不少股民都损失惨重。股民无疑成为这次“钱荒”最大的受害者。
那么,“钱荒”过后,股市是否有投资机会呢?“短期来说,由于杀跌过快,所以应该有一些反弹的机会,但是从基本面上看,经济复苏仍然很弱,大盘也未彻底见底,所以短期仍然难以指望有牛市出现。”新时代证券扬州营业部分析师刘建伟这样认为。不过,刘建伟建议,虽然没有牛市,但是一些质地好的个股,或许已跌出了机会,投资者可适当参与。
2、黄金:暂时不要忙着抄底
此次“钱荒”中,与A股一道创新低的,还有备受投资者关注的黄金。6月20日,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退出QE言论拖累,纽约黄金期货价格重挫6.4%,报收每盎司1286.20美元,创下33个月以来的新低。前几天,黄金期货更是一度跌破了1230美元/盎司。在4月底黄金的那次暴跌中,不少“中国大妈”出手抄底。现在看来,无疑是抄在了“半山腰”上,普遍已亏损10%以上。那么,这次再创新低,可以抄底了吗?
业内分析指出,今年以来,黄金价格虽然跌幅巨大,目前1200美元左右的水平,确实已达到传说中“开采成本价”附近。但是,从技术上来看,黄金下行的趋势仍很明显,并没有见底的迹象,所以不排除未来还有下行空间,另外,三季度一向是黄金市场的淡季,要到了10月份黄金市场才有望转暖。所以建议投资者在目前价位不宜盲目抄底。
3、房产:房贷或收紧 投资需谨慎
股票、黄金都不能买了,那是不是就可以去投资房地产了呢?对此,业内人士分析,钱荒可能也会慢慢传导到房地产行业,所以房产投资也需谨慎。
首先,银行“钱荒”发生后,各地纷纷传出房贷暂停发放的消息。虽然扬州银行暂无停贷现象,但是房贷确实有所收紧,个别银行已取消8.5折利率优惠。而这,显然可能会对房市造成影响。另外,此次“钱荒”,很大程度上,是近年银行信贷扩张过快引起的,所以未来收紧信贷可能在所难免,尤其是受国家调控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或更加收紧。
4、信托产品:兑付危机可能性增大
在资金紧张时,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信托也可能受到机构赎回的冲击。同时,去杠杆周期中,作为“影子银行”中的重要部分,银信合作业务是央行调整的主要对象。因为信托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从银行而来,不管是理财资金还是自有资金。例如有些比较好的项目,银行受监管的限制自己发放不了贷款,这时往往会选择和信托公司合作。
有媒体近日指出,“钱荒”背景下,监管层或许开始紧急对信托业兑付状况进行摸底。所以信托产品未来的危险或加大。
“钱荒”来袭 选择投资产品需要注意什么?
1、投资应以“稳”为主
“钱荒”来袭,不少市民都比较担心,似乎投资什么都要亏,连存款都担心是不是安全。对此,市工行理财师认为,此次“钱荒”并没有想象中严重,市民大可不必惊慌,只要在投资理财中稳健一些,完全可以避免影响。
2、对“钱荒”不必过于紧张
银行闹“钱荒”,是不是真的银行没钱了呢?这个理解明显是错误的。“很多人把这次钱荒与美国次贷危机联系起来,但事实上这次钱荒与美国次贷危机是明显不同的,次贷危机是很多不良贷款收不回来了,产生了大量坏账;而这次国内银行的钱荒,事实上只是因为资金投放的不合理,导致银行流动资金不足了,而不是真的没钱。”这次银行钱荒有很多因素造成,比如银行理财产品的集中到期兑付,半年末银行存款指标的考核,以及上半年信贷投放过快,还有过多资金流向了“影子银行”等,但是这些都是阶段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并不是真的银行没钱了,而只是放错了地方,所以完全不必过于恐慌。
3、投资理财应以“稳健”为主
虽然说钱荒与美国“次贷危机”有本质不同,但它还是很大程度上搅动了中国的理财市场,导致黄金、股市的暴跌。对此,业内表示,资金面的紧张,确实是导致投资理财市场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资金本身其实是最安全的,所以选择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那些收益固定,明确保本的投资产品,哪怕收益少一些。
而股票、房产、黄金等风险资产,容易在资金紧张时遭遇抛售,所以风险往往较大,应尽量暂时规避。以前有种观点,股市不行了,资金就会去炒房子,所以房子会升值,这个观点应该改变,真正资金紧张时,任何资产都可能面临抛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