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秋名花木芙蓉 历代诗人画家笔下的芙蓉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8 20: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末冬初,西风萧瑟,寒霜遍地,树叶摇落,百花凋零,而那“谁怜冷落清秋后,能把柔枝独拒霜”的芙蓉花却带露冲寒,醉舞秋风,默默地盛开着,满树花影灿烂。
晚秋名花木芙蓉 历代诗人画家笔下的芙蓉欣赏 - 万达广场社区 - 3060493873313515609.jpg
芙蓉国里尽朝晖 傅抱石/绘
芙蓉又叫木芙蓉,其花大、色美,艳若莲花,又称“木莲”。在我国种植相当普遍,尤以四川为最。每临深秋,成都满城如锦似绣,芙蓉花绵延几十里,因此唤四川为“蓉城”。史料还记载,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也广种木芙蓉,诗人谭用之在《秋宿湘江遇雨》诗里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无怪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中,就有“芙蓉国里尽朝晖”的抒情名句。

古人对芙蓉向有很高的评价,说它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的君子。在秋花之中,人们赞美秋菊,称颂它“凌霜留晚节”的高尚品质,同时,也爱吟诵芙蓉“轻扶一娄春已过,霜打金穗又一秋”。又因芙蓉于霜降时节开花,有拒霜之能,清代袁枚特作《渔女》一诗赞之:“短蓬轻楫自为家,羞上胭脂渚畔槎。莫讶风鬟吹不乱,芙蓉原是拒霜花。”确实,芙蓉花不仅堪与菊花称晚节,即便在秋菊萎谢之后,仍灼灼有芳艳,实在是比菊花更胜一筹了。

历代诗人吟咏芙蓉的诗特多。唐代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诗云:“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饮酒虽无名菜珍肴,却有优美的环境,水面荷花刚凋落,水边芙蓉正盛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芙蓉性喜近水,花开时节,水光花影,落花流水,相映成趣。

苏轼的《木芙蓉》诗,构思不落俗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秋天到来之时,只有芙蓉花独自发出芳香,木芙蓉不是“拒霜花”,而是“最宜霜”,进一步赞美芙蓉在风霜中独自开放的坚强、豪迈的品格。

范成大在《窗前木芙蓉》诗中,托物寄情:“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诗人看到窗前的木芙蓉花冒着微寒孤独地开放,想到木芙蓉花的内心也许像自己一样,倍感到心酸凄凉。但转而又一想,木芙蓉花是靠霜雪保留下来的,它是一种坚强的花,诗人的心情遂又乐观激奋起来。全诗感情起伏跌宕,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柳宗元也写有《木芙蓉》,寄托自己的情怀,诗云:“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写芙蓉花并不因自己的美丽而向人显露,它矜持自蔽,当秋风到来时不但不凋落,反而繁茂的开起花来,它美丽而又区别于寒木,但又比荷花耐寒。诗人极力赞美木芙蓉的可贵品质,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操守。

“众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芙蓉花不畏露冷,迎霜盛开,看它枝枝艳影,临照碧漪,芳姿妩媚,烂漫似春,一幅多么瑰丽的秋色啊!这种花如是在春天开放,有可能“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

(作者:徐廷华)

原标题:晚秋名花木芙蓉

徐廷华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 02: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