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至饺子夏至面 明天来碗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21日是夏至节,夏至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时曾是个重要节日。明、清两代的皇帝都要到京城北郊的地坛举行隆重的皇家祭祀之典仪, 企盼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那时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以避夏日酷暑, 名曰“歇夏”。“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俗话说的是老北京另一民俗。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丰收的最好方式。吃面条不但营养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而且吃着巧手制出的众多样式的面条,还能给生活带来多样的乐趣。
冬至饺子夏至面 明天来碗面 - 万达广场社区 - 夏至.jpg
  冬至饺子 夏至面———
  先民们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除了爱好,据说还有“避恶”之意,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有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之说,即用多出汗方法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有些人夏天时爱吃凉面祛暑, 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最爱吃槐叶冷淘面,还曾在《槐叶冷淘》 一诗中吟咏:“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资过熟,加餐然欲无。”唐宋年间在以槐芽烹调的各种食品制法中, 此槐叶面因其色、香、味俱佳曾成为一道消夏的美食,可见制作快捷营养丰富的各种面条自古至今都是百姓家最爱的消夏食品。

  “切面铺,耍大刀,帘子棍儿盘寿桃。”这句民谣说的是咱老北京,很早街市上就有用手工或机具制出宽细面条的切面铺,那面条切出来如竹帘上的竹条那么细,街上的饭铺也早有“小碗干炸酱面”“芝麻酱面”“肉炒面”“刀削面”“鸡丝汤面”等多样面条供应。但四合院、大杂院里的百姓们,更多的还是愿吃自家的手擀面、抻面、扯面或面片儿,煮熟后趁热浇上肉片鸡蛋卤或肉丁儿炸酱拌而食之, 也有用井窝子的凉水或冷开水一过,用芝麻酱(或炸酱)、花椒油、老淹汤,再撒上些蒜汁、老陈醋、黄瓜丝、水萝卜丝那么一拌,嘿,吃起来那别提多美啦!“擀出来一大片,切出来一条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如莲花瓣。”老北京时的这首民谣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北京人制作面条的方法和风趣。


该贴已经同步到 RedFox的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8 02: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